名稱:古瑞麟編族譜

客語拼音:海陸:gu’ suiˇlin bien`cug`pu’

名稱:古瑞麟編族譜客語拼音:海陸:gu’ suiˇlin bien`cug`pu’

推薦分享

Share

資源連結

連結到原始資料 (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)

後設資料

資料識別:
識別資料:D0-1000402-1112-000088
著作者:
普查人員:鄭漪芳
主題與關鍵字:
類別:傳統藝術
種類:生活技藝
祭祀禮儀技藝
描述:
歷史源流發展概況:古公稟父(周朝始祖)為古氏史祖,南遷始祖為雲應公,新安堂為古氏堂號,古瑞麟(36世)的來台祖是二十九世廷啟公,約於清乾隆年間自廣東梅州渡海來台,溯大漢溪而上,在大溪或大坪上岸,落腳於桃園八德市的霄裡。 再由霄裡開枝散葉,分別遷徙到龍潭、獅潭、台中等地。1834年編者的三十二世祖觀揚公龍潭(六福村動物園附近)遷至新竹竹東,於瑞峰里燥樹排創基耕作,種植茶樹、苧麻及稻米等,極盛時擁有三十多甲地。惟傳至三十三世祖芳發公時,蕩然無存僅剩無建地的房舍屋,幸虧三十四世張太孺人含辛茹苦、持家有方,這一支脈得以壯盛起來。編者表示,一般族譜主要是揚善,並不記載祖先負面的一面,但此一事件在新編族譜時,記錄到族譜中,並特別告誡後世子孫不必埋怨該等土地未留下,否則三十五或三十六世亦將該等土地而不知勤儉,亦將導致家道中落,兄弟之間不可為祖產而紛爭,以免令人感到無知與可恥。由於遷徙至宜蘭的支系,將族譜帶往,在製造樟腦的工寮發生火災,所以編者遵照伯父的囑咐,著手編輯此一支系族譜。族譜為:11世系革公系敏公房,來台29世廷啟公系,31世子盛公支系派下。
技法流派:編者編族譜的參考資料有:1、戶籍謄本:由日據時代開始戶政機關對人民的遷徙和出生、結婚、死亡都有詳細的記載,所以到戶政機關申請全戶戶籍謄本可以找到遷徙的紀錄。2、同宗三十一世子裕公後裔,三十五世古金男曾經前往大陸尋根,且在在掃墓時在祖墳的紅磚上找到「直揚」二字,經多次考證,確是其第三十二世祖的名諱,另在祖先名諱及祭祀的祖宗牌位上追尋、編排族親的直系表,印證手邊資料的正確性,證明此一支系,確是同一來台祖。3、依據宗親古國瑞先生編撰的「古氏淵源暨分支」、「臺灣古氏宗譜」資料,且從「古氏淵源暨分支」中得知來台祖祖婆的骨罈,由三十一世子明公後裔遷至回獅潭,互相印證各族系的存在。4、請教族裡伯、叔父耆老,及耳聞祖母三十四世祖張太孺人言。5、除耳聞三十一世子恭公、子超公終生未婚,子從公、子聰公後代下落不明,近兩年有三十二世阿璉公後代古文雄、文和、文登等來尋根,惟其三十一世為何,目前無法考證。另有三十二世古阿才其前一世、後代亦無法考證。編者針對三十一世子盛公此一支脈的來源和分支:1、先做識親表,列明其直系血親,出生年月日,配偶、配偶的直系血親,職業、子媳、住址等基本個人資料。2、記事年表:將族裡遷徙、工作變更、婚喪喜慶年代。3、揚善:記載族中足資為表率的善行好事。4、放入大量照片,記錄祖先的生活方式。5、放入大量記錄祖先生活的文字,增加後世子孫對先祖的了解。6、每年記錄變動情形或勘誤,過幾年再修訂。
出版者:
數位化執行單位: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
日期:
建檔日期:2011-11-09
格式:
數量:1
來源:
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資料庫
語言:
中文
範圍:
經度:X:121.096158
緯度:Y:24.716720
所在地:新竹縣 竹東鎮 上舘里
管理權:
客家委員會

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

引用資訊
直接連結

評分與驗證

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

star star star star star